产品目录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发布 徐工高居行业榜首
更新时间:2025-01-24 14:08:49 点击量:
   

  王民强调,建成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的百年徐工,要全面打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机制环境生态。

  央广网徐州2月23日消息(记者郑楚豫)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的通知”中获悉,徐工国家级技术中心以综合得分92.4分,排名本次全国参评1728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第36位,较去年48位提升了12位★,继续蝉联工程机械行业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突破核心零部件方面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徐工对重要的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国产化替代,传动与液压核心零部件等创新项目不断收获新成果,逐步改善饱受高端核心零部件工业基础薄弱的★“如鲠在喉”状态★。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与运行评价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旨在对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好、引领示范作用大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从而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本次评价从创新投入、创新条件、创新绩效三个维度进行,涵盖全国1744家企业。其中,仅有72家企业技术中心得分在90分以上,获评优秀。

  在技术创新与国际化主战略背景下★,徐工带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不断拓展全球布局网络★,目前拥有全球四大海外研发中心★、14个制造基地、KD工厂★、70多家分子公司和办事处、300多家经销商★,产品出口到187个国家和地区。徐工“十三五★”累计出口近300亿元,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多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

  ★“世界第一吊”XGC8800履带起重机、全球最大旋挖钻机XR1200E、神州第一挖XE7000液压挖掘机、世界超大型矿用平地机GR5505等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代表中国超级起重机技术创新成果的首台XCA1800★、XCA2000投入施工,全球首款插电双驱混动起重机、无人纯电动装载机、新能源卡车等多款绿色新产品相继发布…………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彰显出中国制造与日俱增的硬核实力。

  上世纪50年代,徐工开始涉足工程机械,是中国工程机械的创立者和先驱者。1993年11月★,徐工国家级技术中心成为首批被认定的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企业。2017年12月12日★,习十九大之后的首次地方调研就亲临徐工,充分肯定了徐工坚持创新驱动、适应时代发展取得的成绩★。强调指出★:“我们当前就是要抓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主要还是靠我们自主发展★”★。

  组织实施公司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逐步完善公司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自主创新的科技开发项目,重点与20余个全球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或单位合作★,整合最佳创新技术,持续打造★“技术领先、用不毁★”产品群……徐工围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敲定具体路线图,不断巩固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新征程★,以徐工为代表的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给中国经济注入不竭动力,让世界舞台更加绚丽多姿。

  多年来,徐工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牢牢盯住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珠峰登顶★”目标,始终坚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的★“三高一大”技术创新战略,坚持推进“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技术质量战略落地,兼容并蓄全球产业和技术资源★,走出了徐工世界一流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之路。目前,徐工建设并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并获得国家★“CNAS”实验室认可的工程机械整机及其零部件检测中心1个,另有1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

  徐工坚持市场导向★、结果导向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实现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持续保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活力,近200人高级技术专家获得了公司股权激励。此外,积极实施基于项目制的研发管理机制变革,在行业内创新推行具有徐工特色的★“项目合同制★”★“项目揭榜挂帅★”等研发管理机制,将项目管理与研发业务流程、人员绩效评价相互有机融合,嵌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研发过程,有效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

  徐工牵头组建了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汇聚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主机企业★、零部件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62家单位;集聚行业5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效协同,突破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坚持三高一大产品战略,推进智能制造向世界级水平发展★,徐工一大批前沿创新成果正从研发实验室阔步走入全球基建发展中去★。

  自主创新之路,往往伴随着一根筋的坚守★。徐工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的4.5%,聚焦珠峰登顶最后10%的技术难题★,围绕产品智能、绿色设计、可靠设计★、工业设计四大方向★,持续投入、迎难而上★,在厚积薄发中迈上创新发展新台阶。

  如“液压多路主阀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围绕6项核心能力建立了液压阀研发和产业化体系,突破11项核心技术,攻克9项关键工艺技术,开发21种阀,关键产品全部通过200万次换向冲击试验,超出行业标准规定的25万次8倍,产品综合性能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一连串的数字与成绩,标志着徐工的产业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

  日前,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的通知”中获悉,徐工国家级技术中心以综合得分92★.4分,排名本次全国参评1728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第36位,较去年48位提升了12位,继续蝉联工程机械行业首位。

  截至目前,徐工拥有有效授权专利8400多件★、发明专利1900件、5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其中30%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PCT国际专利110多件,成功完成了5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将标准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拥有技术话语权。

  在王民看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下,一定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命脉”。

  徐工有限、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表示,技术创新永远是第一位的,打造出“技术领先、用不毁”的产品是金标准,也是要持续追求的★。想赢得未来的竞争还要保持足够的定力,积累强大的实力,要创出独有、独到、独占、独创和独树一帜的“五独★”产品,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虎年开工伊始,徐工履带底盘公司轮系生产车间已是一派火热景象★。单条生产线台智能机器人不停翻转★,抓取工件自动装配★。数十个桁架机械臂来回★“飞舞”,上料★、下料★。先进技术的应用,让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全面★“跑起来”。